2022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拓展着书写时代生活与历史场域的广度和深度,体现着新时代文学勇于创新的艺术品格。
返身看看宗白华的“心灵的价值”,看看他关于自我的充分表现,乃求人格的尽量发挥,以促进人类人格上进化的宏大愿景,这对于砥砺当下作家、评论家的创作品格是有启示价值的。
关仁山的小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当下的话语立场,真实描写从新世纪到新时代农村改革的变化和历史走向,深刻解析农民心灵流变和命运起落的生命历程,真切表现与人民群众同忧共乐、与时代同行共进的人文情怀。
在此巨变时代,回归情感、生活,自然和诗歌极其重要,让人感到人生的意义,让人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体会生活中难得的悠闲舒适和细小珍贵的美好,这是一个重大的话题,值得反复思考回味。
凡一平不仅以小说虚构、揭示和反思巨变中的现代乡土中国,及其乡情的世俗社会和人间烟火,也自我检视反思并不断精进,获得“文学性”和“商业性”的平衡能力和理性自觉,在雅俗之间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以及自己的广泛读者.
在今天这个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汇通、紧密交融的时代,重塑中国式“文心”传统,重构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的文学与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门类之间在“文心”上“相通相契”、共同繁荣的境界十分必要且重要,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与艺术携起手来勇攀中国文艺新高峰。
近年现实题材短篇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已将笔触从实际上发展得空间体量更加庞大、现代化内涵也更加丰厚充实的都会级城市,移向了体现着更多城乡融合的风貌特色和人文气质的中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