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也像是一则人生箴言,鼓励我们在人生的逆境中遵从自己的内心,忽略外界的冷眼与恶意,守护自我的精神家园,成就丰盈的人生。
《追光论影》里的另一位粤籍影人李小龙便是美国电影银幕上第一位以男主角身份出现的中国功夫英雄,开创了“华人功夫英雄”这一美国电影中最具阳刚之气的华人正面男主角形象类型。
新时代这十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伴随着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伴随着中国电影不断发展繁荣的新气象,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助力中国电影取得新辉煌等方面,扮演了非凡卓绝、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纵观我国足球题材电影,不难发现它们具备一些共性特征,一是注重以多重模式进行足球叙事;二是善于以多种元素构筑别样影像风格;三是长于通过拼搏故事的讲述,完成对足球梦想的描绘和体育精神的讴歌。
与会专家就十年来我国电影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弥补差距与不足等话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究和论述。现将各位专家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扫黑行动》主要讲述了扫黑干警相互配合共同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的故事。整部影片渗透着金钱、欲望、权力、生命的相互缠绕又彼此对抗,让观众在它们之间的纠缠与束缚中感受到正义的真实力量。
2022年是电视剧创作多向发力、着力转型、全面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形成以现实题材为龙头、主题剧为核心、多类型剧共生并存格局,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拓展市场增量的关键一年。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电视剧创作与时代同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反映时代之变,奋力书写人民之呼,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持续掀起追剧热潮。
为了适应不同媒介受众的需求,文学的影视改编往往需要进行类型与价值表述的调整。这种以市场观众为导向的求新求变固然可取,但应立足于对类型叙事背后的世界观构架、价值观底色的深入理解与研究。
《风吹半夏》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从女性视角去回顾中国民营钢铁行业在时代洪流中如何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特别是在这种以男性为主体的行业,女性如何从弱肉强食的丛林里脱颖而出,成就自己的价值,这是剧情的核心,也是创作的难点。
工业题材影视作品为诠释和讴歌民族工业战线劳动者数十年的砥砺奋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命之歌、奋斗之歌。
直面现实的力度感、探寻希望的温暖感、烟火生活的沉浸感,这些都使得《县委大院》既让观众耳目一新,也为国产剧如何书写中国之治的基层实践探索了新路。
《山河锦绣》是一部把上下打通、接地气、聚人气、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时代大剧,通过一个偏远村庄折射出一幅上下连动的脱贫攻坚壮丽画卷,为脱贫攻坚立传,为共同富裕传情,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存照,富有独特艺术感染力。
《山河锦绣》对脱贫攻坚的表现不仅细致绵密,还散发着山河般的壮阔秀美,构建起蕴涵丰厚的人民美学品格,其全景书写与历史纵深呈现也最终成就了该剧史诗般的脱贫攻坚画卷。